真空上料機依賴負壓吸附原理實現粉體、顆粒等物料的自動化輸送,其過濾器(通常為濾芯或濾袋)的堵塞會直接導致系統吸力下降、輸送效率降低,甚至引發電機過載等故障。通過識別真空上料機中過濾器堵塞的早期預警信號,可實現對真空上料機性能下降的及時診斷,避免故障擴大。
一、基于真空系統參數的預警信號
真空度是反映上料機核心性能的關鍵指標,過濾器堵塞會導致系統氣流阻力增大,相關參數的異常變化可作為早期預警:
真空度下降速率異常:正常工況下,系統達到設定真空度(如-0.04~-0.08MPa)的時間穩定,且輸送過程中真空度波動較小。若過濾器開始堵塞,氣流通過濾材的阻力增加,相同時間內真空度上升緩慢,或達到設定值后快速下降(泄漏量不變時,有效吸力不足),尤其在輸送量穩定的情況下,真空度低于歷史同期3%~5%時,需警惕堵塞風險。
負壓維持能力減弱:停機保壓測試中,正常系統的真空度在5分鐘內下降不超過5kPa;若過濾器部分堵塞,濾材孔隙被物料顆粒填充,氣流滲透能力下降,保壓時真空度下降速率加快(如10分鐘內下降超10kPa),說明濾材已出現一定程度的堵塞。
電機電流波動:真空泵電機電流與負載直接相關,過濾器堵塞會導致泵體抽氣阻力增大,電機需輸出更大功率維持負壓,表現為電流持續偏高(超過額定電流的 10%)或周期性波動(隨濾材表面物料堆積與脫落交替出現),這一信號在高濃度粉體輸送中尤為明顯。
二、基于物料輸送狀態的異常表現
過濾器堵塞會直接影響物料的吸附與輸送效率,通過觀察物料流動狀態可捕捉早期異常:
輸送量持續遞減:在相同工況(如物料濕度、顆粒度不變)下,單位時間輸送量(如kg/h)較正常水平下降5%~10%,且無其他明顯原因(如進料口堵塞),可能是過濾器堵塞導致吸力不足,物料在吸料口無法被有效吸附或在管道內滯留。
物料輸送中斷頻次增加:過濾器部分堵塞時,系統吸力不穩定,可能出現“吸料-停滯-再吸料”的間歇性輸送現象,尤其在長距離輸送(如管道長度超過5米)中,物料在管道內的懸浮能力不足,易形成局部堆積,導致短時間輸送中斷。
出料口物料飛濺或殘留:正常情況下,物料在卸料閥處應順暢下落,若過濾器堵塞導致負壓不足,卸料時物料無法完全脫離管道,可能出現出料口殘留量增多,或因氣流紊亂引發物料飛濺(負壓與大氣壓力失衡所致)。
三、基于設備運行狀態的輔助診斷信號
除核心參數與輸送狀態外,設備運行中的細微變化也可作為堵塞預警的補充:
異常噪音:過濾器堵塞會導致氣流在濾材表面形成湍流,產生高頻嘯叫聲(尤其在真空泵吸氣口附近),與正常運行時的平穩噪音有明顯差異;若濾材局部破損(堵塞伴隨磨損),還可能出現氣流泄漏的 “嘶嘶” 聲。
過濾器表面溫度異常:濾材堵塞后,氣流通過時的摩擦阻力增大,濾材表面溫度會較正常狀態升高 3~5℃(可通過紅外測溫儀檢測),且靠近濾材的管道外壁溫度也會隨之上升。
反吹清潔頻率異常:配備自動反吹裝置的上料機,若反吹間隔時間逐漸縮短(如從30分鐘一次縮短至 10 分鐘一次),且反吹后真空度恢復效果減弱,說明過濾器表面已形成難以清除的致密濾餅,堵塞程度加深。
四、預警信號的綜合判斷與應對
單一信號可能受環境干擾(如電壓波動影響電機電流),需結合多維度信號綜合診斷:例如,真空度下降伴隨輸送量減少、電機電流偏高,可基本判定為過濾器堵塞。早期應對措施包括:增加反吹清潔次數、手動清理濾材表面附著的物料;若信號持續惡化(如真空度下降超15%),則需停機更換過濾器,避免因堵塞導致真空泵過載燒毀或物料輸送中斷。
通過對上述預警信號的實時監測(可結合傳感器與PLC系統實現自動化預警),能有效縮短過濾器堵塞的診斷時間,保障真空上料機的穩定運行,尤其適用于醫藥、食品等對輸送效率與物料純度要求較高的行業。
本文來源于南京壽旺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官網 http://www.tibetancollege.cn/